1744-1784年.第二阶段
Vienna瓷厂在卖给皇室后来到第二个阶段。也是从这一阶段起,瓷厂开始使用底标,就是我们见到的传统标志。

熟悉我文章的朋友知道,我多数时候喜欢看些关于新兴中产阶级研究的文章,对特权阶级的研究有看,但不太多。不过来到这一时段,我们还是要说一说特权阶级。因为维也纳瓷厂不论是在第一还是第二时期,大部分的订货都是来自于特权阶级的订制,也就是court appointment。

Martin van Meytens and studio: 圣史蒂芬勋章的首次揭幕仪式,油画,十八世纪

Martin van Meytens and studio: 约瑟夫二世和波旁-帕尔马州伊莎贝拉结婚之际在雷杜滕萨尔举行的宴会,油画,十八世纪
我们在说欧洲历史上的court member说的是什么人呢?是王室、公爵和贵族成员也就是所谓的各种household。这些贵族一般都会在军队、外交与立法上效忠国家,包括国王的近臣也属于这个阶级。那么除了遵守各种仪式与礼节之外,特权阶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“特别”。一定要与普通人拉开距离,拥有各种特殊的权利。

游戏盒子, c. 1735,DuPaquie

订制鎏金陶瓷/玻璃巧克力杯,c. 1735,DuPaquie
那么毫无疑问,瓷器就是其中一种展现方式。不论是在餐桌礼仪繁文缛节上的使用,还是日常生活事无巨细的用品,都可以用订制的瓷器来展示自己的特殊与权利。这也是这两个时期中Vienna瓷厂生产的大头。(由于具体图片很难找,展示court appointment的瓷器不拘泥于这个时期)
Court Appointment非常精细,涵盖各种化妆用具,酒具,鼻烟壶,洗漱用品,家庭用品装饰等等。全部由小件瓷器组合而成,满足贵族全方位的需要,不论是居家还是外出,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在这一时期的初期Meissen已经成为欧洲瓷器的领头羊。Vienna聘请了若干位来自Meissen的优秀工匠。由于并不能找到他们具体的作品图片,名字我就不列了。

茶壶,Vienna,ca. 1750-1760. 这已经是非常典型的洛可可风格装饰了。植物缠绕的把手和壶盖,壶身绘制欧洲花卉,整体由花叶环绕。

托盘, Vienna,ca. 1755-1760. 典型洛可可风格花叶缠绕,欧洲花卉。

人物茶杯, Vienna,ca. 1770. 上面绘制的是欧洲人物,代替了中式人物。
Vienna的瓷器中,洛可可风格也彻底融合取代了中国风。单色绘画的瓷器不再是潮流。传统形制的瓷器上开始出现凹槽线的装饰,盘子开始带有立体叶纹边和镂空。瓷器表面变得光滑,浮雕暗纹逐渐消失。瓷上彩绘使用的颜色更多,装饰图案转向洛可可风格,由布歇、华托风格的画作作为装饰(关于洛可可与布歇、华托等一众画家,可看文章:Chinoiserie与欧洲瓷器的初始)。主题变成花卉、风景、狩猎和恋人,由洛可可式的金边、卷叶、蝴蝶结和彩带环绕。欧洲花卉的图案盛行,并且时常连续成串装饰。这样对比看来维也纳瓷厂的风格已经跟Du Paquie时期非常不同。

糖碗及托盘, Vienna,ca. 1750-1760. 明显的赛弗尔华贵风格, 蓝色底色,略微凸起和鎏金的洛可可式卷边开窗,里面绘制欧洲风景,通过花朵和叶子彼此连接。
有趣的是,这糖碗上鱼鳞一样的装饰叫:Ecaille,德语也叫ecaille malerei,是由Vienna于1730-40年之间率先使用,之后Meissen于1760年开始使用。后传到赛弗尔,不过在德国之外使用得不太多,Worcester也有使用过。
在之后的七年战争中,Meissen失去了欧洲第一瓷厂的地位。可惜的是Vienna并没能取而代之,而是由Sèvres夺去了地位。Vienna只得又开始追随Sèvres的风格。Sèvres瓷器从色彩到形制都对维也纳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。在此期间,也涌现了很多位优秀的工匠。他们不停研发新款瓷器,也努力尝试靠近赛弗尔的颜色。但也是因为没有搜索到他们的相关作品,先省去名字。(天知道我查了多少个博物馆的数码资料,不知为何资料这么少)

大力神与狮子, Vienna,. 1749.J. J. Niedermeyer.

Mars and Athena, J. J. Niedermeyer, Vienna, c. 1750-1755




这一时期的一些其他人偶
在这一时期维也纳瓷厂开始大量生产单个和组合人偶瓷塑。颜色风格和人物特性都与欧洲其他瓷厂明显不同,很有艺术价值。Vienna喜欢制作各种寓言故事、贵妇、侠客、胖娃娃小爱神乃至普通民间人物景象。其中第一任制模车间主任J. J. Niedermeyer,1747年任命,开发了很多人偶模型。

Anton grassi, Vienna, ca. 1770.



Anton grassi为彼得·彼得罗·利奥波多大公制作的一组三件瓷偶
之后,J. J. Niedermeyer的助手,天才制模师Anton Grassi开始发挥作用。他革新了一系列瓷器款式和颜色,与P. E. Schendler一起,制作了一种新式biscuit瓷器。但是因为图片实在太少,只找到些下一时期的biscuit瓷器塑像。同时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那些著名画家队伍,也一直在为Vienna工作,直至Vienna倒闭。可见画家对风格的转变是非常敏感与快速的。
现任瓷厂的拥有者Maria Theresa去世后,继位的皇帝Joseph II是个对艺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人,只专注于扩大和加深德语的强制使用和控制农民交税。他想尽快卖掉Vienna瓷厂,使它私有化,并且让Konral Sorgel负责此事。至此,维也纳瓷厂的第二时期结束了。
这一时期的图片很难找,各大博物馆馆藏都非常少,几乎没有什么图。不过下一阶段就是维也纳的辉煌时期,图片会多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