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森瓷器专家微信号

本文主要讲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欧洲洛可可艺术中的中国元素。

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,欧洲工艺美术设计掀起了一股“中国风”热潮,特别是与洛可可艺术水乳交融,华托、布歇、胡特、毕芒的作品是其中的代表作。出于对中国的好奇心理,对来自中国的商品、工艺品的追逐风靡欧洲,在一些王侯贵族的日常生活和家居装饰中经常会出现中国元素,成为上流社会显示财富的标志。

在艺术风格上,中国风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。它主要表现在装饰艺术领域,以中国人物或中国动植物、风景为题材;在色彩配置、构图形式上,也部分地借鉴了东方艺术的特色。

中国风设计在洛可可艺术上的体现

中式色彩的柔淡婉转与洛可可的温柔娇俏

中国风设计在洛可可艺术上的体现

中国风设计在洛可可艺术上的体现

青花瓷的纹样与洛可可的细腻婉转

18世纪在法国掀起的中国风艺术形式,让中国陶瓷在法国被杰出的工匠改良为欧洲特色的融合艺术,无论在中国还是法国都极具异域风情。

中国风设计在洛可可艺术上的体现

中国的金色与洛可可的金色线脚呼应,小编有幸帮客户在拍卖行拍得花瓶一对,美不胜收

中国清代与西方洛可可风格盛行的时代不仅在年代上比较接近,而且在服饰艺术风格上也具有较多的可比性。这个时期的中法服装文化中,西方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被勒紧的细腰,东方则是被缠绕的小脚。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朝代,对于暗藏在服装背后的审美意识却是惊人的相似。

中国风设计在洛可可艺术上的体现

洛可可时期的宫廷女性与清朝时期的宫廷女性着装

18世纪晚期,新古典主义兴起,中国风设计退出流行。中国风设计虽然血统混杂,不中不西,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,已经成为欧洲近代艺术遗产的一部分。它见证了17—18世纪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,对今天的艺术设计也不无启迪。

梅森瓷器专家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