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知识,是最能展现真正技术的了…
因为不幸掉进古董珠宝坑,放弃了钻研了六七年的理工专业,更大逆不道以此为生,在一片质疑声中不仅没露宿街头,还成功养家糊口。
现在想想,能做自己喜欢的事,还真有点奢侈…
研究古董珠宝的日常就是看各种文献,久而久之就攒下一点只有极少人才知道的冷知识,要是看过后能会心一笑或是增加装X资本,就再好不过了!
先说个巨冷无比极度深寒的。
Tiffany 都知道吧,那个让女生魂牵梦萦,男生痛哭流涕的小蓝盒就是他家的。
或许你只知道 Tiffany 是1837年 Charles Lewis Tiffany 创立的,但其实Tiffany 是个历史悠久的家族,到了 Charles 已经是第6代了。
Tiffany 家族第一任家主叫 Squire Humphrey Tiffany,前方高能…
他是在去波士顿的路上,被雷劈死的!
额,这事儿记载在 Tiffany 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里…
100多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(1837-1901),有种苏格兰产的银质半宝石珠宝相当流行。
这跟维多利亚女王对于苏格兰高地的热爱大有关系。爱到什么程度呢?
1852年,女王自掏腰包把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宫(Balmoral House)买下来,当做她与老公阿尔伯特的度假胜地。
冷知识来了,巴尔莫勒宫之所以能被女王买下来。
是因为前任主人吃鱼时,让鱼刺卡…卡死了…
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像里,经常能见到皇室成员身上的珠宝镶嵌了某种黑色物质。
这是什么呢?黑色珐琅还是某种黑色宝石?
你绝对想不到,这些画里的黑色物质是钻石!
对,就是bling bling 闪到瞎的钻石!
因为过去钻石切割方式很原始,特征是切面都少的可怜,光线反射路径特别少,所以从一个角度看是亮的,换个角度就变黑。
下面这枚文艺复兴时代的戒指镶的是钻石,注意不同角度光线的变化,是不是跟我们熟悉的钻戒差别有点儿大?
但19世纪的珠宝商不知道这个事儿,所以复刻文艺复兴时代的珠宝时纷纷用了黑色珐琅。
右侧为19世纪珠宝匠John Brogden复刻的黄金吊坠
使用了黑色珐琅
老外都是超生游击队,比如维多利亚女王就生了9个孩子,5女4男。
19世纪最著名的珠宝匠之一叫 Fortunato Pio Castellani。他是19世纪考古复兴风格创始人兼 CEO,珠宝圈里皓月当空的存在,那时 Tiffany、Cartier 跟他比都是小星星。
冷知识来了,他有8个孩子,关键是这8个孩子
全!是!男!孩!
幸好,他没有活在2018年的北京…
但跟下面这位比,Fortunato Castellani 算是极幸运的了…
英国历史上有位安妮女王(Queen Anne,1665-1714)。
她前后生了17个孩子,最长寿的一个活到了 10岁!
要是一般人早疯了,不过安妮没有,只是终日酗酒,不理朝政。
所以英国议会的权利越来越大…
下面这件珠宝很多人都见过吧,作者是 René Lalique。
这件珠宝也很出名哦,作者是 George Fouquet。
这张画也有很多人喜欢吧,画家叫 Alphonse Mucha。
他们都是风靡于1895-1905年间新艺术风格(Art Nouveau)大师。
一般提到他们,都说他们天赋异禀又后天努力,这当然没错。
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——他们都是60后,额,1860后…
这就不是巧合了。
1860年代开始,欧洲珠宝个头越来越大,颜色浓艳,典型的农家乐审美。
而等到这群60后15岁左右开始成为学徒时,珠宝设计已经出现停滞,缺乏创新了,于是对于时下流行品位的反思开始出现,而他们恰好受到了这种思辨的影响,于是在珠宝设计中有意识的创新,终成一代大师。
很多人谈到他们时都会说他们如何努力、天赋如何超凡…
但别忘了那句话——时势造英雄!
好了,本宫累了,先聊到这儿吧…